内容详情
万和城万和城平台官方注册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2-15 22:29   

  万和城万和城平台万和城官方万和城注册在以前,上好的龟苓膏主要以金钱龟的腹部甲板为材料,再配上土茯苓、生地等食材熬制成膏。龟苓膏具有清热降火、滋阴补肾等功效,所以人们一般都选择在炎热的夏天吃一碗冰凉的龟苓膏降火。

  龟苓膏是乌龟做的吗龟苓膏在南方比较盛行,一般是人们在夏天的降火神器,龟苓膏中的龟是指乌龟的腹部甲板,有滋阴补肾和健骨的效果,苓指土茯苓,有除湿、解毒等功能,二者结合再配上其他食材熬制成膏就完成了龟苓膏的制作。

  食用龟苓膏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清热解暑、祛湿止痒,它也可作为老年人的保健品,可以增强免疫力。龟苓膏属于寒性食物,夏天吃最佳,冬天可尽量少吃。

  龟苓膏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可做饮品、甜品和羹品,把冲调静置好的龟苓膏切成小块,加上西米露、银耳莲子等一起效果更好,健康美味且有营养。

  可是每天吃着这些中药类零食,就真的对身体好,甚至可以达到很好的补血、清火等作用吗?为此,医学专家认为,中药零食也不宜多“补”。

  阿胶枣、龟苓膏、凉茶、薄荷糖……王小姐现在每周的零食从薯片、巧克力变成了这些中药保健类零食。自从去年开始看中央台一档保健养生节目,听到养生专家说女人要补血、清火,中药保健类的零食最好了。从此,王小姐的零食习惯也一下子“养生”了,既然每天都要吃零食,当然要吃得更健康,这也是不少办公室女性的日常习惯。

  在各大超市,中药保健类零食的销售成了一股热潮。很多年轻人买固元膏,阿胶枣、龟苓膏等这类滋补零嘴。因为工作压力大,无法好好照顾自己,又害怕“是药三分毒”,于是中药类零食应运而生,也成了现在都市人“安慰”自己的好食品。

  其实,中药类零食虽然有益处,但是并非每个人在任何时候吃都好,每类食物其实都有其利弊。所以不要一味被“养生”两字蒙蔽眼睛。针对大家最喜欢购买的几类中药零食,专家为其一一“把脉”。

  酸梅汁是中国传统的消暑饮料,一到夏季,很多人家里都会自制或者冲泡酸梅汁。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是乌梅,乌梅中的柠檬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苹果酸则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一般来说,乌梅具有止泻痢、止咳、安蛔、生津、止血、敛肺、涩肠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等。不过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等人群忌食乌梅,菌痢、肠炎初期的患者也须忌食乌梅。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孕妇产前产后,最好不要吃。胃酸过多人群,也不要多吃酸梅汁。

  凉茶本是夏天消暑的佳品,但是现在几乎成了一年四季都有的常用饮料。医学专家认为,凉茶终究还是中药性质比较“浓”的茶饮料,不能拿来当水喝,喝多了或者不适合喝的人喝了,会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市面上的凉茶主要成分多含有、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药,有清热除湿、滋阴去火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等症状,但手脚容易冰凉、胃寒、阳虚、大便经常偏稀的人,应尽量少喝凉茶,以免加重原有症状。

  阿胶和红枣都有养血补血的功效,特别是阿胶还有补脾和胃、益气安神、滋阴润燥等作用,很多白领女性都会在自己的包里或者办公室放上一二袋,作为营养零食食用。但对于气虚或血虚体质的人群,经常吃些阿胶枣是有一定好处的,有助于改善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症状。但是大枣虽好,也不要多食,尤其是在外邪侵入身体(指感冒发烧等)时,吃补品就会把病邪留在体内。同时,女性在经期、产期也不宜多吃阿胶枣,会使其月经、恶露不尽。同时,阿胶枣吃得过多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如果你是胃热或者消化不良患者,多吃就会滋腻碍胃,影响食欲,日久还容易上火。

  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养生零食。正宗的龟苓膏主要以名贵的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以生地黄、蒲公英、金银花、等药物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消除暗疮、润肠通便的功效。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现代人又缺乏运动,饮食上疏于科学调理,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口干心烦、便秘等症状,于是,吃龟苓膏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可是龟苓膏虽然清火效果好,对女士却不是“万用妙药”,因为龟苓膏有清热排毒的作用,所以偏于寒凉,一般胃寒和脾胃虚弱或有风湿病的人还是少吃或不吃。同时,龟板有兴奋子宫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故孕妇和月经期女性也不宜多吃。

  随着固元膏在各大超市现做现卖,吃固元膏也成为现代人近期流行的零食。固元膏是补血养元的食品,配方中的阿胶、红枣可以补血,黑芝麻、核桃仁能补肾,冰糖能润燥,而且做法又非常精细,容易消化吸收,适合妇女长年服用,而且也适合老年人补血、补肾,治疗咳喘效果也很好。不过专家表示:如果是气血旺的年轻人,则不必要服用固元膏,脂肪过多的肥胖人群也不宜服用。相对而言,40岁以后中老年人才适合食用固元膏。

  随着大家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吃中药类零食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如果要选择这类零食,专家们给了大家几点建议:

  医生告诫,是药三分毒,没有经过科学处理的药材鲜叶也含有一定毒素。老年人上了年纪,代谢功能较差。即使微量的毒素,也容易在体内积存,积存多了,轻则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重则会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等中毒症状。因此,要慎吃药材的嫩叶,药食两用食品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滥服、滥用。

  专攻中药的李晓雨教授告诫:不仅药食两用蔬菜如此,含有中药的零食也应该慎吃。

  随着养生保健日趋被人重视,一些厂商把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与零食结合,推出一些具有一定功能的中药零食。最常见的中药零食如龟苓膏、阿胶枣、茯苓饼等等。由于对药材、食品性质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不少人盲目食用。中药零食中所含的药量虽然不多,但食用不当,也会引起健康隐患。央视曾报道含中药成分的食品存在滥用问题,呼吁人们关注并慎用。

  比如市场上到处可见的茯苓膏、茯苓饼等,药性虽然比较温和,食用不当也会引发不少毛病。据李老师介绍,龟苓膏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边疆的广西梧州,梧州古称苍梧郡,气候湿热多雾,古人称之为“瘴气”。传说诸葛亮南征时驻军于苍梧郡,当时将士多为北方人,初到南方瘴疠之地水土不服,大多数将士上吐下泻,严重影响战斗力。诸葛亮很焦急,急忙找来当地人问个究竟。当地人说,梧州气候湿热、多雾(古称瘴气)多气,土人还献上了一个妙方——以当地特产乌龟、土茯苓熬汤饮用。诸葛亮令军士一试,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将士痊愈,龟苓膏从此闻名天下。

  如今,不少年轻人都将龟苓膏当作零食来吃,未必妥当。龟苓膏因含有龟板(或龟)、土茯苓(或茯苓)两味主药材而得名,是一种传统药膳食品。龟板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养血补气等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有解毒、除湿等功效,能够起到利尿、解毒等作用。从龟苓膏的成分上来看,夏天吃龟苓膏比较合适。因为它能够对付因天气炎热造成的心烦口燥、咽喉痛等,皮肤上长疮、疖、痱子的人吃了,也有一定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过,由于食品龟苓膏中所含药物成分有限,因此,尽管从理论上说可以有上述作用,但作为治疗用药则明显药力不足,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热毒、暑热、阴虚的产生。

  中医用药讲究辨证、因人而异。因为龟苓膏有清热排毒的作用,味性偏于寒凉,一般胃寒和脾胃虚弱的人还是少吃为好。龟板有兴奋子宫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故孕妇和月经期女性也不宜多吃。一旦出现腹痛、不思饮食、腹泻等情况,应该停止服用。

  阿胶枣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中药零食,主要含有大枣、阿胶这两种成分。俗话说“一日三颗枣,容颜永不老”。阿胶枣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安神、养血补气,滋阴润燥的功效,有助于改善面色黄白、心慌怕冷、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症状。气虚、血虚体质者,尤其是女性比较适宜于食用。但是,阿胶枣不好消化,最好不要多吃,每天不要多于10颗。另外,因其含糖量很高,糖尿病患者忌食。

  炎热夏日,各种消暑的食品和饮料越来越受欢迎,其中各种“凉茶”销售直线上升。市场上的凉茶品牌不少,名气较大的有王老吉、和其正等等。

  凉茶最早起源于岭南地区,岭南地区夏季燥热,多雨潮湿,历史上,岭南地区也属于疠瘴之地。广东人喜欢食煎炒燥热之品,习惯晚睡,因此很容易“生热气”,就是北方人说的“上火”。古代岭南先民采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煲水饮用,以消除“热气”,并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经过一些有中药知识的人的长期实践配伍,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凉茶”。据了解,凉茶如今已红遍全国。有资料显示,几年前,我国凉茶销售量就已经超过500万吨,直逼可口可乐在全球的销量。

  据专家介绍,按照不同功效,凉茶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清热解毒茶,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含有的代表药材有金银花、、栀子、黄芩等。适于春、夏和秋三季饮用;二是解感茶,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非典”时期卖到天价的板蓝根等。这种凉茶四季都可以饮用;三是清热润燥茶,适合秋季风大物燥时饮用,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含有的代表药材有北沙参、玉竹、麦冬、银耳等;四是清热化湿茶,适合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含有的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茵陈、土茯苓等,适合于夏季高温时饮用。

  专家提醒我们,凉茶是带有中药性质比较“浓”的饮料,不应该拿来单纯地当水喝,喝多了或者不适宜于喝的人喝了,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同时,这凉茶服用也有忌讳,脾胃虚寒者、老人、小孩、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要慎服。即使是健康人,也不宜过度饮用凉茶,否则容易引起脾胃不适。手脚冰凉、胃寒、阳虚、大便经常偏稀的人尽量少喝凉茶,以免加重原有症状。

  受访专家:冯竞楠,中华营养师协会江苏省分会秘书长,甘霖营养学院教学院长。

  甘草杏是冯竞楠比较喜欢的一种开胃小食,早晨起床后,含几枚缓缓嚼碎,酸酸甜甜的口感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再加上有弹性的杏肉,在口感上也不会感觉太酸,对牙齿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冯竞楠解释,甘草杏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生津止渴的作用,特别对于口干舌燥的人,吃几颗就会有效果。因为甘草生长于荒漠或者干旱地区,其保水能力特别好,也有润肺、止渴、清热解毒的特点。

  小提示:民间有句俗语:桃养人,杏害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冯竞楠解释,这是因为杏是温性的,一次吃得太多了,容易上火、流鼻血、生疮发炎等。且甘草杏的口感还是偏酸的,尤其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人要少吃。如果牙齿不好或者是孕妇、小孩的话,强酸味对牙齿也有刺激作用,这类人群要适当少吃。

  陈皮其实就是一味中药,有理气健胃、化痰止咳的功效。冯竞楠解释,陈皮中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分泌。

  其实陈皮完全可以自己做,将橘皮用线串起来,悬挂在通风的地方,晾干到橘皮可轻易被折断就可以了。晾干的陈皮香味较淡,口感有点儿苦,可将陈皮放入烤箱中层,140℃左右,烘20分钟,随时查看一下,不要烤糊。取出彻底冷却后,再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味道最好。除了用陈皮泡水,炖肉可以加点陈皮来调味解腻,对于孕妇早期妊娠呕吐,也可用陈皮、茯苓、姜泡水来缓解。

  小提示:因为陈皮味辛、苦,所以九制陈皮在加工中需加入柠檬酸、甜蜜素等配料来降低苦味,还是建议大家自己做比较好。

  到了秋季,往往会有喉咙干燥的不适感,冯竞楠推荐了川贝枇杷糖。其中的主要成分川贝可以润肺止咳,枇杷叶可宣肺排痰,薄荷有清凉功用,吃起来感觉是清清凉凉。

  其实除了买这样的润喉糖,炖点川贝雪梨汤也是个很应季的吃法,有很好的清热润肺的作用,冯竞楠提醒,可加冰糖或者蜂蜜来调剂川贝的苦味。

  小提示:川贝、枇杷和薄荷都是凉性的,老人不宜多吃。如是虚寒体质,建议加点红糖,能适当中和凉性。

  龟苓膏绝对是女性朋友的好伴侣,滋阴润燥养颜的效果不错。其中的主要材料是鹰嘴龟和土茯苓,再加上生地黄、蒲公英、金银花、等制成,有清热祛湿的作用。

  “粉文化”是笔者原创的一个总结性概念,是指广西饮食尤以米粉为中心原料,并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配方或工艺加工制作,通过这种特色的饮食所表现出的民俗文化。这个概念也许还不够准确明了,但可以体现出:广西的饮食民俗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各式各样的“粉”为中心。从地理来看,广西位于我国的华南地区,全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丘陵盆地相间的地形和夏季高温多雨而冬季温和的气候,决定了这里的老百姓喜爱种植水稻和食用大米的习惯。米粉,是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制品。客观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几千年以大米为主的饮食习惯,米粉作为衍生物,既易制作又能结合当地风味因而吃法多样的米制品在广西的广泛流行也就不会觉得突兀了,以“粉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广西饮食民俗起源的确定性就基于此。老友粉、螺丝粉、桂林米粉、生榨米粉、八仙粉、牛巴粉、剪刀粉、卷筒粉、干捞粉、粉饺、粉虫、粉利……广西的粉种类之多、风格之盛在全国可以说是鼎鼎有名。每座城市都有一碗属于自己的粉,粉已经成为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名片。像最为人所熟知的桂林米粉,香气扑鼻味道醇美。据传说,最原始的桂林米粉,可以追溯到秦王南征之时。为解决兵士水土不服的问题,军中伙夫们因地制宜,用清纯的漓江水,将桂林优质大米泡涨、研磨、滤干、压榨,做出来的米粉筋力极好,并配以当地中草药熬制成汤,而这也是后来卤水的雏形,最后就演化成为了风味独具的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酸、辣、咸、香兼备,有缓解感冒症状的功能,并赋予老友相聚的内涵;柳州螺蛳粉:鲜美的螺蛳汤,直达心口的辣……每一碗粉的起源,都有着一个古老传说。其中有的可寻,有的却找不到确切的时间和原因了,但是基本的工艺手法并没有失传。米粉早已成为广西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粉店几乎遍布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许多人喜欢把米粉当早餐,为一整天的繁忙工作开个好头;有的人不介意中餐、晚餐以一碗米粉为主食;不少人尤其喜爱夜宵再来一碗热腾腾的米粉。最初只在过年为着“大吉大利”意图炒的粉利,现在已演变成家里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当然,习惯也在变化着,现在的一碗米粉,不再那么束缚于传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干捞或放进米汤、骨头汤,添加各种配料:酸豆角、腐皮、萝卜、青菜……人们一如既往地喜爱制作与食用米粉,并不断丰富着广西的特色饮食民俗——“粉文化”。

  广西的食品特产体现出广西饮食注重美味与健康的统一。有巴马香猪、罗汉果、牛肉巴、桄榔粉、黄皮酱、龟苓膏、荔浦芋、沙田柚、苦瓜酿、沙糕、酸嘢等等。如又酸又甜的最佳佐料黄皮酱,既开胃又具有多种维生素。广西民众拥有的众多既具有保健功能又风味独特的食品种类,也影响了广西的赠礼习俗。一般有外地客人来到,这些好吃而且健康的特色食品总是首选。同时,广西的饮食民俗同样是传统的继承,并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稳定地延续着,世代相传,表现的是在此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认同的情感。如广西人的酸情结,这一小吃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里甚至专门辟出了一个展台。“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摊”,相传从秦始皇开凿灵渠有了酸,它的味道一直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中。逢年过节的八宝饭、糍粑、煎米粽、豆蓉或五色糯米饭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也成为了一些民族的标志、区域的象征,它们代表着一种真挚的感情,看到它们就会产生一种亲切的感情。“龟苓膏啊龟苓膏,清热解毒的龟苓膏!各位街坊老伙计,快来试试龟苓膏!清热解毒祛痰火,童叟都无欺啊!”现在年过花甲的老人,还可以唱出当年手工生产、摆卖龟苓膏的熟悉歌谣。还有独特的恭城打油茶习俗,人们依旧欢呼雀跃地以歌代言,主人唱:瑶乡待客礼性差,木叶冲水也当茶;放点生姜和大蒜,有点苦来有点辣。客答:一碗油茶到肚中,味道确实大不同;昨遇风寒头壳痛,如今感到好轻松。从以上我们注意到口语在广西的饮食民俗传播中的作用,有的是少数民族的本民族语言歌谣,有的是通俗形象的话语,都是普通民众自发的口头创作,其平和、形象的特点极大推动了区域间不同饮食民俗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广西饮食民俗的形成与广东的饮食民俗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广西民众借取了广东民众喜爱喝早茶、吃甜点的饮食习俗。

  龟苓膏,原产于梧州,从龟板、土茯苓中取材,是传统的中药药品,但现在更多的,则是作为一种养生佳品或甜品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和甜品店的冰柜里。已经成为了流行食品的龟苓膏,从口味到材料都加入了不少创新,如龟苓膏的成分里有了金银花、生地等,龟苓膏上可以加入牛奶、蜂蜜……传统的饮食民俗,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具有时代特征的变异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既要保护传统饮食民俗,也不能吝惜把它们发扬光大的机会。如老友粉,已经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新举措也在实践着:以连锁店的品牌化经营战略拓展市场,提高制作工艺水平,实行24小时营业制度等,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推广老友粉文化,才能真正保护好传统的饮食民俗。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老百姓,到路边摊上来一碗米粉、来一串酸,或是来一份粉饺自己蘸上黄皮酱……广西的传统饮食民俗是不分等级的,在小食街转一圈,可以看到开着豪车专门来吃路边摊、大排档的人络绎不绝,西装革履与衣着简朴的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自己面前的这份传统美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因为星级酒店里做的永远没有街头独有的亲切味道,那一份正宗是在广大普通民众手中的。广西许多城市的小食街也是包罗万象,不仅全区的特色美食都可以找到,省外的美食同样也不少。广西的传统饮食民俗习惯无形中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和睦稳定的作用,民众在“吃”的文化中养成了多元、平等与包容的心态。

  专家研究发现,苦味食物含有较高氨基酸,在三十多种氨基酸中有苦味的就有二十多种。苦味食物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叶、莴笋、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薄荷叶等,更有食药兼用的五味子、莲子芯等,用沸水浸泡后便可饮用。中医也认为:苦味可泄热、排毒,有疏泄作用,对于由内热过盛引发的烦躁不安有泄热宁神之作用。常吃“苦”能使体内毒素随大、小便排出体外,增强免疫力,使肠道内的细菌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另外,有些带苦味的食品中还含有咖啡因,食用后可以醒脑,令你有舒适轻松的感觉,可以使人们从烦躁的心理状态中松弛下来,从而恢复清爽精力、体力。

  “吃苦瘦身”并非所有美眉都适合,因此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对症吃“苦”。苦味食物不宜过量,否则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脾胃虚寒的美眉不适宜吃“苦”,如果你胃部虚弱,身体瘦弱,想来应该不会是个大胖子,但对于脾胃不好的美眉来说,无论如何,不适合吃“苦”减肥。

  考虑到你之所以这么胖就是因为比较贪嘴,下面两种蔬菜味道尚佳,可以满足你减肥、美味两不误的初级目标。

  莴笋的营养十分丰富,为蔬中美食,其味道清新而稍带苦味,能刺激口味,帮助消化。莴笋的含钾量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高血脂的患者极为有益。中医中也有记载:莴笋具有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能够去脂消炎。

  将柠檬汁、砂糖、凉开水、精盐放入大瓷碗内搅匀,调好口味,再放入莴笋丁、西红柿块入冰箱贮存,随吃随取,清爽可口。

  纽约肥胖和糖尿病研究中心的专家证实,“芹菜中水分含量占95%,一棵芹菜含有4~5卡路里的热量。但是人咀嚼它需要4~5卡路里的热量,进入肠胃中又需要大约5卡路里的热量,这样消化芹菜所需的热量超过芹菜本身提供给人体的热量。”

  将鲜芹菜放入沸水中烫2分钟,选取一个青苹果,将鲜芹菜与青苹果切碎后做成沙拉食用,更有助于减肥。

  减肥是你每时每刻都挂念着的事情,而吃东西又是你无法克制的人生乐趣,那么请注意了,如下的午后茶点可以边吃边瘦身。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具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可将脂肪释放在血液中使之转变为热量。一般来说,饮用咖啡30~40分钟后,人会感到精神起来,活跃的肢体和头脑活动,会进一步将脂肪转变成热能而消耗掉,从而有效减肥。

  苦杏仁经常入药,在肠道中很容易被分解,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润肺清火,通便排毒,是无毒并且没有依赖作用的排毒瘦身食物!苦杏仁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维生素B1、B2等,外用可以滋润皮肤,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皱纹和减缓皮肤衰老。

  因为未经煮熟的苦杏仁中含有有毒氢氰酸,所以苦杏仁要经过沸煮以去除毒性。因此苦杏仁常被制成杏仁露饮用,多喝一些就好。

  枇杷性凉,味甘酸微苦,富含粗纤维及矿物元素。每百克枇杷肉中含0.4克蛋白质、6.6克碳水化合物,并且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是很有效的减肥果品。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很好的作用。

  如果你为了瘦身的梦想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点点苦涩的味道显然对你不是什么问题,那么为了你的瘦身大计,来点干脆的“苦”味吧!

  苦瓜中含有一种贵如黄金的特殊成分:高能清脂素,即苦瓜素(RPA),这种被誉为“脂肪杀手”的特效成分能使摄取的脂肪和多糖减少40%~60%,所以苦瓜被认为是新世纪最有效的天然减肥蔬菜。

  如果用清炒的方法,会使这些高能清脂素在清炒的过程中大量丢失,所以,凉拌的方法能够很好地保留住苦瓜中所含有的这种减肥物质。

  苦丁味苦、甘、无毒,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清除体内垃圾、毒素。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苦、平、无毒、南人取作茗,煮饮,止渴明目,消炎利便、通肠”。苦丁茶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蛋白,具有消炎利便、减肥瘦身的确切功效。

  比起价格昂贵的减肥茶,极苦的苦丁茶具备天然植物的保健作用,能降压、降脂、清热解毒,还有减肥、防癌、抗辐射、治疗皮肤病的作用,是很好的饮品。

  龟苓膏是中国传统的保健食品,龟苓膏其实是龟板和土茯苓熬制而成,所以叫龟苓膏。龟苓膏具有清热去湿及解毒作用,能清除体内的湿毒,对敏感湿疹、暗疮、生癣等均有帮助。可滋阴补肾、润燥护肤、消除暗疮、调理脏腑,常吃既不会长肉还清凉饱腹。

  木瓜株高约2m,每株可结果50余kg在四川米易的一个木瓜基地里,我们见到它漫山生长,郁郁葱葱木瓜因产量大价格低而常常被人们轻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木瓜浆含有丰富的木瓜蛋白酶,而木瓜蛋白酶又是我们常常用到的致嫩添加剂的主要成分这种天然的烹调致嫩原料用于炖菜,自然是上好的配料木瓜天生丽质,外皮红艳,肉色金黄,在菜肴中配伍畜肉,衬托海鲜,都能起到红花配绿叶的效果木瓜生食口感脆爽如哈蜜瓜,还可随心所欲地切成丁块片丝等今天,木瓜走出了米易,走出了攀西地区,通过我们厨师的巧手,在盘中炫出了彩色的诱惑

  制法:1.木瓜洗净,削去外皮后,切成大一字条;水盐菜亦切成大一字条,肥腊肉切成片

  2.净锅上火,放入肥腊肉熬出油脂,然后放入姜块葱段爆香,掺入鲜肉汤,下入木瓜和水盐菜,待煮至木瓜软糯时,调入精盐味精和胡椒粉,最后撒上青椒丝作点缀即可出锅

  制法:1.腊猪蹄洗净,剁成小块后用清水浸泡几个小时,捞出放入加有料酒的清水锅里汆一水;木瓜削皮,切成小方块

  2.净锅上火,掺入鲜汤烧开,放入姜块(拍破)大葱(挽结)和腊猪蹄,待小火炖烂腊猪蹄后,下入木瓜块,调入精盐味精和胡椒粉吃味,等到木瓜成熟即起锅装入汤碗

  制法:1.羊排剁成长节,放开水锅里汆一水;木瓜削皮治净,切成长条块;番茄洗净,搅成茸

  2.净锅上火,注色拉油烧热,下阴豆瓣炒香,续放入番茄茸姜米葱花草果白蔻炒香,烹入料酒并掺入鲜汤,小火烧开熬一会儿后,打去锅内料渣,下入羊排木瓜,炖熟后调入精盐味精和胡椒粉,起锅盛汤碗中,点缀上香菜和薄荷叶即成

  制法:1.木瓜治净切成长条,火腿亦切成长条,茶树菇切成丝以后,入沸水锅中汆一水

  2.把茶树菇和火腿丝穿入竹荪内,定碗,灌入鲜汤,入笼蒸约10分钟,取出后,在碗里放入少许豌豆尖,然后把碗翻扣入汤钵内,最后灌入调好味的鲜汤,撒入葱花即可

  制法:1.菠菜洗净,加清水打成茸汁,取净汁水与面粉拌和揉成面团,随后再做成面条;木瓜治净,切成丝

  2.面条入沸水锅里煮熟,跟着下入木瓜丝,待熟后,起锅装入汤碗,再加入少许调有精盐味精鸡精胡椒粉的清汤,撒上葱花,即可上桌

  制法:木瓜治净,修成吉庆块,与牛鞭花和鸡肾一并入沸水锅里飞一水,然后和滋补料一同放入煲锅内,放老姜(拍破)和大葱(挽结),掺入上汤置火上煲熟,最后调入精盐味精和胡椒粉即成

  制法:熟的木瓜切成大丁待用;龟苓膏入锅,另掺入500g清水,烧开离火,晾冷后切丁,锅复上火,掺入清水,放入米酒冰糖酸角,等烧开熬出酸味后,离火冷却,随后加入木瓜和龟苓膏丁,然后放入冰箱冰镇,取出后盛入木瓜制成的盛器内即成

  中药食疗,首先要辨证施膳,应掌握“虚不受补,先调脾胃”,对脾胃虚弱者最忌大补,应以饮食清淡为第一要则,常用一些山药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后再以药补。

  其二,药味不是越多越好,不能随意添加,应科学配伍,合理搭配,冬寒时节如羊肉性味温甘,加入一些干姜、肉桂,即能大大提高温中补虚,温肾壮阳作用;炎夏季节,可用百合、绿豆、枸杞等以滋肾润肺,补肝明目作用。

  其三,不能随意把中药当作消暑保健食品,如目前龟苓膏大举挺进各大超市,好似食品,堆积如山甚至贱卖,传统龟苓膏具有滋阴润燥、降火、凉血、解毒,促进代谢,提高免疫力之功效,只适合阴虚内热者食用。对便稀、尿频、长寒、胃寒、胃痛、阳虚脾虚者,食之阳更虚,寒更甚,反而不利。特别是老年虚弱者、孕妇、儿童、糖尿病人均不宜应用。

  其四,人参、黄芪、灵芝等应注意小量(一般5~10克)、间断应用,不宜长期大量应用,若应用过程出现“上火”热象,可酌情用、竹叶代茶饮,或吃点苦瓜、黄瓜、苦菜等清热解毒之品,因其属温热补品,实热型体质,有内热、烦渴、口干、口臭、尿少黄、便秘结者不宜使用。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出口加工食品说明书的英文翻译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食品外包装上的说明书因其具有传达信息和客户诉求的功能,如同“无声的售货员”,所以出口食品的说明书对提升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知名度及销售额十分重要。然而我国一些出口食品的英译说明书质量堪忧,翻译错误俯拾皆是,本文以一些食品英文说明书为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出口食品的语用失误原因,并提出了实用的翻译策略。

  食品说明书(food product information)主要包括产品名称、营养成分、食用方法、配料、净含量、贮存方法、保质期、生产日期等内容,其英译文本也常与汉语源文一同出现,一般出现在产品的外包装上。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在对出口食品的说明书进行翻译时,很多译者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造成了许多语用失误。以徐州狗肉为例,徐州沛县鼋汁狗肉久负盛名,其肉色泽鲜亮,醇香扑鼻,味美不腥,香味持久,被很多消费者竞相购买;但狗作为宠物,在国外被看做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在国外进行产品推介时,译者如果一味地突出狗肉味美诱人的特点,就会引起国外消费者反感。在我国出口食品说明书的翻译中,类似因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而导致的失败案例层出不穷,例如:棉花糖常被直译为“cotton candy”,对于国外消费者来说常误认为是“棉花做的糖”,影响其购买;土特产金丝小枣,被译为“Gold Silk Small Dates”,让国外消费者产生联想,误认为这种枣“长着蚕丝,形体小”,从而忽视产品香甜可口的特质。

  受汉语言文化的熏陶及影响,我国中文食品说明书在行文上往往用词华丽,辞藻丰富,修辞手法较多,内容空洞而夸张,显得冗余和累赘,加之译者对西方消费者语言习惯用语把握不到位,常导致语用翻译达不到说明书对外宣传的效果。例如,对某竹笋加工制品宣传“翠绿、鲜嫩、青脆、可口”翻译时很容易造成语义重复;对白酒加工的小吃制品宣传“它保持了酱香浓郁、典雅细致、回味悠长等特点,酒香沉馥优雅”;还有什么系名师制作、拳头产品等,堪称“美食之霸”等。这些让西方消费者难以相信其产品的真实性,进而影响其购买欲望。

  中文食品说明书喜欢在历史典故上做文章,很多食品的英译文本由于不了解西方消费者的心理,而影响了目标顾客群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例如,某食品说明书介绍其创始人某某是“玉林支系第二十五代,属民族英雄……于同宗兄弟中排行第十六”。中国人强调家庭宗族关系,而西方文化强调自我,这样的介绍不会被西方消费者所看重。再如,一家企业在介绍其加工生产的元鱼产品时称:元鱼,也叫甲鱼,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在《招魂》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腑鳖炮羔,有拓浆些,酸鹄膊凫,煎鸿鸽些,露鸡懦端,厉而不爽些”,《招魂》这首诗句即使是中国消费者都很难理解,更别说西方消费者去如何理解这样的说明书。

  中国消费者具有从众心理,崇尚权威,汉语食品说明书往往罗列很多所获奖项,加强对产品优势的渲染,从而达到促销目的;但西方消费者更愿意自己去判断和尝试,注重事实和数据描述。例如在徐州土特产明帝捆香蹄的英文介绍中,很多篇幅都着重于该产品获得的奖项,如: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Xuzho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江苏省优质产品(The high quality of Jiangsu Province),江苏产品万里行金奖(Jiangsu million in gold products),等等,这些荣誉奖项的罗列会使国外消费者感到不解,甚至误会。因此,在进行说明书的翻译时,不妨着重介绍出口食品的特色和优良工艺,不断拓展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国文化里意义深远,代表了吉祥和风调雨顺。但龙(dragon)在西方人眼里是一种特别凶残的动物,像只巨大的蜥蜴,它代表的是残暴、恐怖和邪恶,在神话和传说中往往充当反面角色,在西方语境中又有扩张、侵略、攻击性等含义。此例中译者忽视了中西文化差异,逐字翻译,让西方人感到困惑和反感,没有达到产品宣传说明的翻译目的。因此,若我国食品说明中涉及到“龙”、“凤”等蕴含着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时,应考虑译文在国外消费者心中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

  “水泡饼”是较常见的点心,形状圆而饱满,象是鱼吐出来的水泡,其口感松脆,具有营养价值。但西方消费者对水泡饼并不熟悉。然而译者采用了直译的策略,将“水泡饼”采用“拼音+意思”的方法直接译为Shui Po Cakes,国外消费者看到cakes会知道产品的大概属性,但对于前面的拼音会产生疑惑,以为是要用水泡了吃的饼干。若改译为“Yi Sheng Cracker balls”,用国外消费者熟悉的产品种类代替效果更好。Cracker意指比较松脆的点心等,而balls在食品中则代表圆形食物,如丸子、汤圆等,这两个词在英语文化中都有直接对应的指代,易于被接受,符合其文化背景。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直译的策略,译为“White Elephant”,白象在亚洲文化中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象征着 “长寿”、“幸福”、“尊贵”。我国消费者或泰国、印度、缅甸等东南亚消费者在认知上相似,但在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文化中,白象则表示“大而无用,沉重而累赘的东西”,代表着“负担或财产亏损,如果不考虑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将产品进行直译,不但没有将原文的美好含义表达出来,而且会让国外消费者产生厌恶感。但若根据汉语发音,改译为“Beshine”会更好,“be”和“shine”两个词各有含义,“be”可以是best的缩写,其意思为“最好的阳光”,给消费者温暖而积极向上的感觉。

  说明书内容为“使用微波炉加热时,请开袋后倒入专用器皿”,译为“If desire,empty content into a special purpose container before heating in the microwave oven.”译文提示消费者在产品加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但却不符合消费者的语言、文化、心理等习惯,显得冗长繁琐,“If desire”是原文中不存在的信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西方国家,微波炉有着“半个厨房”的美誉,一日三餐都可用微波炉解决,其普及率达到70%-80%,为了能让消费者安全使用,商家在产品的包装上会有相关提示,但文字非常简洁明了。因为对于顾客来说,他们习惯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信息,译文也应该顺应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若改译为“Microwave in exclusive container.”则更贴切。

  第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对出口食品说明书英译过程中应了解西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能一味按照汉语语序进行逐字逐句的对等翻译,要深入分析汉语原文与消费国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达到宣传推介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的目的。对于英语国家消费者来说,他们只希望得到有用的信息,行文简洁,一目了然。比如对茶的宣传说明中,“产自云南高山云雾之中,清明前精心采制”,我国消费者都知道,清明前后采摘的茶叶质量是非常好的, 但是,国外消费者很难把茶叶的好坏和采摘时机联系起来,更不愿意将清香的茶叶和冰冷的坟墓相联系。为了便于国外消费者理解,达到食品宣传目的,不妨将其译为“at the right time around April”,在内容上不仅变得通俗易懂,更易于被国外消费者理解。

  第二,要多种翻译方法并举。翻译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在一段说明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译,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某品牌的“糍粑辣椒”,宣传语为“生津开胃,香辣可口,是贵州风味佐料”,英文译文用“mashed Chili”,而不是“ciba Chili”来表示“糍粑辣椒”,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也用“mashed potato”,国外消费者感到很熟悉,并且容易接受和理解。在对小米锅巴的说明翻译中,“即购即食,食用方便”,译文没有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为“Opening and eating immediately”, 而是采用“ready to serve”的译法,让国外消费者知道该食品不需要二次加工,随时可以享用,不会产生“若不迅速吃完,食品就会过保质期”的疑问,从而损害出口食品的形象。

  第三,要注重西方民族的审美特点。世界上国度不同的人,因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事物的美感也有差异,比如我国对食品的说明特别注重色、香、味、形,而西方消费者则更理性。所以在对出口食品进行翻译时,要符合西方人的审美情趣,让产品被接受。如某品牌的果糖,其说明书上的宣传语为“混合水果味的圆粒硬糖让您活力四射,流连忘返!”译者为顺应英语国家消费者的审美特点,采用改译的方法将 “流连忘返”翻译为“A galaxy of sweet surprises”,表示“一连串甜蜜的惊喜”,译文不仅直观而有气势,又保持了产品的客观性。虽然意思与原文不能完全对等,但却非常符合消费者喜欢惊喜的购物心理,“A galaxy of”在英语词汇中意思为“大量的,星河一样多的”,译文用 “星河一样多”来形容美食带来的惊喜,别致而有创意,既修饰了数量,同时也让英语国家的消费者产生了群星闪烁的联想,渲染了美食产品的意境,带来了良好的宣传效应。

  形是食品,性是药品。起到食借药力,食助药功的协同作用,即是美味佳肴,同时也可以达到药物治疗与食物营养的双重作用。它是中国传统饮食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它已是一门独具有特色的科学、艺术及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传遍了世界各地。

  古代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开始探索食物和药物的功用,故有“医食同源”之说。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宫廷医生分为四科,其中的“食医”,即通过调配膳食为帝王的养生、保健服务。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载药膳方数则。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品种,如大枣、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仁等。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亦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猪肤汤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专列有“食治”、“养老食疗”等门,药膳方十分丰富。据史书记载,至隋唐时期,我国已有食疗专著约六十余种,惜多散失。唐代孟冼所著《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对后世影响教大。

  至宋代,王怀隐等编辑的《太平圣惠方》论述了许多疾病的药膳疗法,陈直的 《养老寿亲书》是我国现存的最早老年医学专著,在其中所载的方剂中,药膳方约占70%。该书强调:“凡老人之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元代御医忽思慧所著的药膳专书《饮膳正要》,药膳方和食料药十分丰富,并有怀孕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许多药膳方,仅药粥、药酒就各有数十则。清代的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介绍了药用食物七门三百种。

  药膳在古代是为养生。在现代,更是以轻巧、精致来体现其的更美妙的养生食疗的生活方式。

  “投之桃李,报之琼瑶”虽说是一句老掉牙的古话,但至少也说明了抽象的情感向来需要具象的物质来衡量。不知什么时候起连汤药煲也跻身到这个行列里来了。

  一个小小的汤药煲,看上去浑不起眼,甚至还带了不少泥土烟火气,但细细思量起来却觉得煲内腹藏锦绣,熬出来的自是一番乾坤。传统文化里有关“论衡”的哲学精髓到了中医这里,已经从虚无缥缈的天空中降落到最实在的大地。和中医深度接触的后果,就是牵了一把经济实惠的手,既无须受刀剪相加的皮肉之苦,又可以通过它在社区里结识一班和自己一样端着汤药煲的朋友,当然,最重要的是健康与美丽的奥妙都渗透在其中了。

  难怪中医现在在国外比在国内还要当红不让。但凡有点病痛,老外们都巴巴地喜欢去找中医,只是治疗早已不成为一种手段,而上升成为一种文化享受;不过在国内,中医也慢慢彰显出底蕴浓厚的古老魅力来,已经开始有年轻一代逐渐从接受变成了迷恋。就连凤凰卫视的知名主持人梁冬也在这个热潮里好好领导了一场热闹――因为看了一本李力红写的《思考中医》,结果连到处是尖叫和掌声的公众人物生活都不要了,直接和网易创始人丁磊成了“国宝级”中医大师邓铁涛的入门弟子。估计当时有很多人会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笑眯眯地看着这条消息,一边品味着他说的那句对学习中医有种“初恋的生理感觉”的话,然后碗里再苦的药汤到舌尖上一打滚,就变得跟卡布其诺一样香浓。

  要懂得食疗,有最基础的原则――“辨证施食”的原则,即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来安排饮食。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之分,还有寒、热、温、凉之说,理论体系相当复杂,确实叫人头痛,这也是让现代人对中医敬而远之的一大关键因素。

  不过于日常生活中懂一些主要养生之道,学一点常用药理知识总是好的,有专家认为:即使是普通人,如果平时多点关注,也容易掌握,有个大概了解就可以了。比如湿热,是广州人首要解决的一大健康问题,而饮汤,为广州最常采用的食疗方法。只要能做到谙熟食性,了解体质,依汤调身,以汤养生,已得广州生活的食疗精髓。再比如“虚”就是不足,气不够或容易疲劳等,就要根据不同的“虚”来补。而肝火旺,有点亢奋等,就是“实”的表现,需要“泻”,清清火。如果实在拿不准的话,就找个健康“”吧。

  从建设六马路一转进华乐路,顿时感觉很多尘嚣和繁华一下子被甩在了身后。华乐路店铺虽然不少,但不知为什么总感到不闹不吵,很宁静。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情,在看到“沈生汤馆”那绿色的牌匾和有点像“联通如意结”的LOGO,立刻就觉得是时候该进去喝上一盅汤了。坐阵汤馆的是一对在中医方面都颇有造诣的夫妇,所以汤馆的一切布置都具有很浓烈的中式风格,一凳一几都透着古意盎然。入门即可看到一段镌于壁上的店主简介,言简意骇地将馆主夫妇沈、李二位医生在食疗养生方面的研究和地位都一一交代得明明白白。各式各样的炖品是汤馆的主打出品,也有一些随四季气候而变的菜式。配料和功效都很明晰地标注在菜牌上,价格也公道。

  鲍鱼系列 在汤料方面,沈医师专门用鲍鱼做主料研制了系列汤膳。据介绍,原来作为“八珍”之首的鲍鱼不仅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有良好的药用疗效,可清热去湿、养肝养血、补肾明目。不仅是鲍鱼,就是鲍鱼壳原来也可入药,这味称为“石决明”的中药可以治头晕、驱风、明目,因而炖鲍鱼汤时不妨将壳也放进去。加上名贵配料如冬虫草、天麻,普通配料如玉米淮山、凉瓜黄豆,就成了各具风味、功效显著的美味汤肴。但是,选购鲍鱼时最好选用鲜鲍(大连鲍),据说药用效果更佳。

  很早就听人说,在西关开店,没两把刷子是拿不下来火的。老西关的嘴向来都刁得紧,找他们帮衬就得汤要靓,菜要好。食疗居就开在西关国医馆的隔壁,算是借了老中医们的气势――一边是药疗,一边是食疗,传统中医技术和现代粤菜烹饪相结合,走“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道路。看看老中医们拿出的祖传秘方和经验处方,今日都能一一为我所吃,天底下就是有这么好的事。进了食疗居,就如进了一户西关人家的客厅。原木的桌椅,散发出故意做旧的味道。尤其到了二楼,豁然桌大椅大,眼珠子都有掉下来的危险。再看菜单,汤按人分成男士、女士、小儿三大类,菜则按功效分成安神、提神、解烟酒、益心血管、降血糖、清肺热等几大类,倒完全可以“对症上菜”。

  桑寄生首乌炖乌鸡 这是一款很适合女性的汤。桑寄生苦,平,能祛风湿,补肝肾,安胎。治疗风湿痹痛;而尤长于补肝肾,强筋骨。故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者尤为适宜。首乌补益肝肾、益精血、壮筋骨。著名的抗衰老方剂“首乌延寿丸”就是以首乌为主药制成。二者结合能养气血,抗衰老,长保青春。

  印象中,中药总是感觉味道苦涩、制作耗时。而在上海的新天地,一家名叫百草传奇的养生文化主题餐厅,对改良中药的食用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里大部分的菜都是用一些中草药烹饪出来的,但它突破了传统的药膳味道和色泽,将养生概念、百草文化落实到美食及品茶上。

  跨入“百草传奇”,外厅的“百草文化廊”展示着罕见的草药真品及四时养生常识;内厅的主题墙描绘着历史名人的饮食美谈;再搭配上书法图案的地砖与屏风,“百草传奇”整体所营造的是既古典又现代、既深思又随兴的独特文化气息。这里的餐饮更是承古创新、独具特色,以三十余种香润温腴的珍品炖汤为主,配上既赏心悦目又美味的创意菜及芳香的保健风味茶。

  当归烤羊排:这可是“百草传奇”的招牌菜,选自内蒙古的外销级羊排,和当归一起烘烤,去除了一半羊排的疝气,咬上去清脆而鲜美。

  四物炖鸡:把乌骨鸡和当归、川芎等四种草药一起炖上五个小时,冒着热气的四物炖鸡还没端上桌,就能闻到芳香的味道,喝上去口感细腻,乌骨鸡肉也炖得入口即化,透着纯正草药香。

  椰奶龟苓膏:椰奶龟苓膏的长相要比普通的龟苓膏漂亮许多,龟苓膏上放上了明亮的黄桃,倒上香甜的蜂蜜,再浇上诱人的椰奶,口感淡雅而舒适。

  红枣雪泥:选自沧州的新鲜大枣,在高温煮沸后去核搅拌,倒入杯中,再加上鲜奶、碎冰和炼乳。喝上去有种粘稠的感觉。这道饮品看上去很淡雅,口感微甜,又很清爽。

  药膳虽然起源于我国,但日本人的理念和民众对于药膳的认知度和料理技巧却比我们更现代和普及。日本国际药膳协会与中华医药卫生联合总会就在九州渔港开了北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药膳餐厅――北京国际药膳中心。

  去品药膳,食客最担心的是口味接受不了,但是在九州渔港品尝了他们的药膳火锅之后,你可能会打消这种顾虑,锅是一人一只的分食涮法,除了会格外添加枸杞、淮山、西洋参等等药用食材外,涮品以牛肉、羊肉、海鲜和蔬菜为主,突出简单、健康,搭配的饮品为豆浆,最后的点心为茯苓馅的包子。火锅之外,也有药膳菜、药膳饭、药膳茶、药膳酒等,中心针对不同的大众化亚健康状态,给客人提供不同的药膳菜品,比如适合糖尿病、肥胖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膳食品,也有适合繁忙商务人士的保健饮品和适合老人和儿童的保健食品。值得一提的是,药膳中心还向顾客提供配搭科学的药膳素材,而这些原料都是来自于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的纯天然绿色药膳素材果蔬基地,客人买回家可自己制作美味可口、更适合于自己的药膳,达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的目的。

  东城区大取灯胡同里有家四合院,原为康熙第二十四子诚亲王允秘府邸的一部分。同治光绪年间,西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欣佐理政务,西太后为笼络他,封其长女为荣寿固伦公主,并将此府邸赐与荣寿公主为完婚之所。此府在晚清即被称为公主府,俗称“格格府”。“砚逸善斋”的独特之处就是有几十种味道迥异的汤。中国人特别重视喝汤,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这里经营的是善斋炖锅,即宫廷炖品与民间火锅的结合之上品。取宫廷炖品工艺考究、原汁原味、味鲜浓郁,有显著食疗及保健效果之味感,择民间火锅聚餐之喜庆、热烈之情感,推出近三十个炖锅品种。如最适合冬日品食的补钙、御寒、益肾的鞭尾炖锅;补血、活血、强筋健骨的当归乌骨鸡炖锅;补虚、益气、抗衰老的宏草全鸭炖锅。佐以重庆黑芝麻、香辣酱等多款味碟,给人一种极舒适的品味。

  浙东的三伏天,闷热而漫长。聒噪的蝉鸣声挑拨着脆弱的神经,使人愈加心浮气躁……炎炎夏日,午睡醒来,总要吃点绿豆汤、西瓜来解暑,而从小在浙东一带长大的70后,应该不会忘记一种唤作“木莲冻”的冷饮,如今也会偶尔出现于街头巷尾。

  小时候,路边摊的阿姨会竖起一块木板,用粉笔写“木莲冻”或者“冰木莲”,买者络绎不绝。凳子上架着白色的钢瓷面盆,上面覆盖一整块玻璃或纱布,里面是像龟苓膏一样的“木莲冻”,晶莹剔透,颤颤悠悠。只要几毛钱,热情的阿姨就会给你盛上一碗透明见底的“木莲冻”,迅速浇上一些薄荷糖水,递到你的面前。人就站在太阳底下连舀带喝的,嗖嗖没几下子,碗就见底了,心却一下子透凉清爽起来。

  多年以后,我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有一段写道:“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这才知道儿时所食的“木莲冻”,由木莲这种植物制成。木莲在宁绍平原很常见,查阅有关资料得知:木莲是一种藤本植物,俗称“鬼馒头”,常匍伏生长于矮墙,或攀缘在高坡及树枝上,夏季开花,雌雄同株,结卵形的复花果。籽料细小,富含果胶,可制食用凉粉,有祛风除湿、消肿解毒之作用。

  老底子的木莲冻,都是用木莲籽制作的,制作木莲冻的方法并不复杂。首先将摘下的木莲果用清水洗净,用刀对半剖开,挖出中间的木莲籽后,把木莲籽装入清洁的布袋,并紧扎袋口。然后打一桶冰凉的井水,将装入木莲籽的布袋放入桶内,用双手不断地绞搓,流出黏稠度很高的乳白色胶状液体,再盖上一块白布,将木桶放到阴凉的角落里,为了提味,还有人会挤入一小段“中华牙膏”,几个小时过后,木莲果汁与井水凝固成冻,这就是木莲冻了。但它本身无色无味,舀入碗里后加一些黄糖水、薄荷水,撒入几粒糖桂花才好吃。午睡爬起后,来上一碗晶莹剔透、甜丝丝、冰冰凉的木莲冻,用勺舀起一块送入口中,还来不及细细品味,便“咕噜”一声滑入喉咙。

  与木莲冻呼应的存在是地栗糕。江南一带,有人会把荸荠称为地栗,地栗糕的原料和制作,并不复杂。原料是荸荠粉,一般都是由新鲜荸荠经过“刨、洗、晒、磨”等工序取之,因其产量不高,粉得之不易,有点珍贵。如果用藕粉做地栗糕,那是大户人家的做派了,其味更胜一筹。

  从中药店购回干薄荷,或在屋前房后揪一把新鲜的薄荷茎叶,小火煎熬出薄荷水,冷却之后备用,薄荷水辛凉解表,其有效成分不输市面上的“加多宝”。取适量的山粉块置容器中用凉开水化开,掺入薄荷水搅匀,锅内加少量水,煮沸后加白砂糖或黄糖、糖桂花,然后缓缓地将一碗混有薄荷水的粉糊,倒入沸水中,迅速用竹筷拌,直至锅中的山粉糊变色,呈厚黏的糊状,离灶后将其倒在平底瓷盆里,拿井水镇凉后,改用小刀划成菱形状即成。用薄荷水和冰糖调成卤,浇在上面,凑前去一嗅,一股冰凉的薄荷味会直沁脑门。

  黑色食物入肾,可以滋养肾精,所以对延缓衰老有好处。如黑木耳、黑蘑菇、墨鱼、乌骨鸡、黑桑椹、黑芝麻、黑豆、黑海参、黑米等。

  补脑的食品也补肾,如核桃长的像大脑,吃了可以补脑健肾。栗子长的像小孩的头,吃了补脑也健肾。腰果长的像肾,吃了补肾。这就是说象形食品可以补不足。此外,常吃猪腰子(猪肾脏)对肾虚的人有好处,这叫做以脏补脏,可以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花生(又叫长生果)、蜂蜜、蜂王浆、松子、苹果、大豆是长寿食品。常吃胡萝卜、鲜笋亦可延长寿命。

  苹果连皮吃,苹果皮有很好抗氧化作用;茄子连皮吃,茄子皮也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常吃胡萝卜,这种食物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茯苓,是松树根上的块菌,常吃有抗衰老、延年作用;灵芝,是深山松林中的菌类,有抗衰老作用。松针,是松树叶子,有抗衰老作用;松子也有抗衰老作用。

  燕窝、蘑菇、鹿肉、猪脑、紫河车、乌骨鸡、鲤鱼、红薯、燕麦、鸡蛋、蚕蛹、大豆、南瓜、山药等富含多种氨基酸。中药中的阿胶、冬虫夏草、天麻、黄芪等,氨基酸含量亦很丰富。

  健脑补肾的食品:人参、灵芝、核桃、龙眼肉、益智仁、山药、枸杞、鹿茸、胎盘、虫草。

  依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下列药皆有久服轻身延年益寿作用,包括:人参、天冬、地黄、白术、黄药子、麦冬、独活、山药、薏苡仁、泽泻、远志、石斛、卷柏、防风、沙参、枸杞、茯苓、酸枣仁、桑寄生、杜仲、女贞子、龙骨、阿胶、牡蛎、龟版、大枣、鹿茸。我又从中精选出十味中药来。

  人参:《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轻身延年。有较强的补气抗衰老作用。主要用于气虚型衰老。气阴两虚型衰老可与枸杞合用,气血虚型衰老则与当归合用,兼阳虚的衰老可与附子合用。常用量:口含:1~2片。研末吞服:1~2克。泡水:2~3克。煎服:5~10克。急救:15~30克。忌避:不宜与萝卜同吃。

  党参:有较强的抗衰老作用。尤适于气血两虚型衰老,可与当归合用。剂量:10~30克。

  太子参:有补肺健脾作用。适于脾肺虚型衰老。多用于少儿。剂量:10~30克。

  杨力提示:有的人以为参要到老年才能吃。其实不然,无论哪个年龄段,只要属于气虚、体虚的,都可以服用。

  是一种生长在松树根部的真菌,有较强的抗衰老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剂量:10~15克。用法:可以煎汤服,还可以将茯苓研成细末,用温开水送服。北京有特产叫茯苓饼,是用了食品加工的工艺制作而成的,有宁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适于虚弱型衰老。古书记载灵芝有返老还童作用,还可明目。《本草纲目》记载:可益精气、好颜色,久服轻身耐老,延年益寿。剂量:10~15克,煎水或炖肉吃。

  有补益肝肾、滋补精血作用。主要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的衰老。《神农本草经》记载,何首乌的滋补作用功在地黄、天冬之上。剂量:10~30克。用法:可以配鸡肉吃,配猪肝吃,可以与粳米、红枣熬成粥。

  味苦,性微温,归肝、肾二经。《神农本草经》载:久服轻身不老。补肝肾,养血滋阴,适于肾虚型衰老。《本草纲目》记载: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用于肾虚抗衰老,是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要药物之一,抗肾虚早衰。用于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可抗血虚早衰,还可抗糖尿病导致的早衰。剂量:10~30克。用法:可煮地黄花粥、生地黄粥、百合地黄粥等。

  《神农本草经》载可以聪耳明目,轻身延年。主要作用补肾健脾,适于脾肾虚型衰老,是较有效的抗衰老中药。剂量:10~60克。用法:可清炒,也可以蒸煮,还可以炖羊肉。

  有滋补肝肾作用,有较强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适用于肝肾虚型衰老,尤其是肾阴虚型衰老。剂量:5~10克,可以水煎服、泡水喝、炖肉吃,也可以直接嚼吃。

  《神农本草经》载:补脾肾,益精血。有较强的抗衰老作用,尤其适用于精血虚型早衰。剂量:10~30克。用法:可以和鸡一起蒸吃;可以和猪肉一起炖吃;也可以用水直接蒸吃。

  可益肾补肺,有较强的抗衰老作用,适用于虚弱型衰老,尤其是肺虚型衰老。剂量:5~10克,可以水煎服或炖鸡吃。

  益肾健骨,有较强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适于肝肾阴虚型衰老。剂量:10~30克。用法:可以煎汤、熬膏或入丸、散。

  为明朝董其昌所制,后经清末名医陆九芝亲身体验并极力推崇。常服此方须发能由白变黑,并使人耳聪目明,腰强腿健,精神充沛。

  组成:何首乌50克,莶草、菟丝子各15克,杜仲、怀牛膝、女贞子、旱莲草、桑叶、黑芝麻、桑椹子、金樱子各10克,金银花、生地各5克。研末制蜜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10~15丸,每日3次。

  适用范围:适用于40岁以上稍劳动即感疲乏、腰膝酸软者;用脑后头晕、耳鸣者;脉搏和血压容易波动者;四肢筋骨不舒,类似风湿而实非风湿者;虽无症状但有动脉硬化或者心律不齐者;中年早衰,房劳久疾等虚损病患。阳虚便溏、畏寒者慎用。

  为宋代名医钱乙所创,最早记载于《小儿药证直诀》中。钱乙创此方目的在于治疗小儿的“五迟”,后来随着历代医家对六味地黄丸认识的加深和使用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本方具有良好的滋补肝肾的作用,对于有肾虚倾向的人群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能。

  组成: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适用范围:对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有特效,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有利于延缓衰老和养生保健。对骨质疏松症也有预防作用,还可预防老年性痴呆。

  龟龄集的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创制于明代中叶,朱元璋的八世孙朱厚骢(嘉靖)做了皇帝,广集长生不老药,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从宋代张君房所编纂之《云笈七笺》中的许多滋补药品中,取长补短,加以增删,并采取“炉鼎升炼”的技术,制成了号称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献上,取名“龟龄集”――取灵龟长生不老之意。嘉靖服后,果然身体健康,连续生子。邵、陶因而受赏,龟龄集遂成为“御用圣药”。

  组成:人参、鹿茸、海马、枸杞子、丁香、穿山甲、雀脑、牛膝、锁阳、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石燕、肉苁蓉、甘草、天冬、淫羊藿、大青盐、砂仁等。

  适用范围:用于肾亏阳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五更溏泻,食欲不振等。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孕妇禁用;伤风感冒时停服,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为朱丹溪所创,记载于《丹溪心法》中,后世在运用上多有发挥,成为补阴的名方。

  组成:熟地黄120克,知母(盐炒)80克,黄柏(盐炒)80克,龟版(制)120克,猪脊髓160克。

  适用范围: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对由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造成的骨蒸潮热、遗精盗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以及障碍有较好的疗效。现代也用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属阴虚火旺者。此方尤适于虚火导致的衰老。

  组成:人参、檀香、玫瑰花、茯神、枸杞、莲子肉、龙眼肉、白豆蔻等,泡酒服用。

  中医中的膏方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阿胶、龟板胶、鳖甲胶等胶性药物来收膏,再加糖或蜂蜜制成的半流体稠状剂型。《说文》解释说:“膏,肥也。”意指浓稠的糊状物,特性凝而不固,常借指物之精华,故蕴含有滋润、缓和、润泽的意思。

  膏方的使用早在汉代医圣仲景时代,名医方士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使用膏方来治疗某一病症,膏方制作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后来到了隋唐时期,专事研究草药的方家把膏方研制当做一门专业技术进行攻关,一直到宋元时期,膏方研究得到蓬勃发展,这一时期,达官贵人研制膏方都是在滋补思想指导下以延年益寿为目的;明清时期,膏方研制以冬令进补思想为主,还把膏方与命门学说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膏方理论思路。到了近代,膏方主要作为疾病后期调养的食品在宫廷中流行。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加,膏方成为现代人滋补身体以及调理疾病的灵丹妙药。

  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因为草药味苦,难以下咽,而膏方味道甘美,形状晶莹剔透,药效还高。这就是膏方流转于鼎食之家的缘故。

  尽管汤药和膏方的制作就在一念之间,但结果却很不一样。古时候人们制作膏方,在开汤药的时候讲究的是各种中药成分搭配在一起,起到1+1>

  2的效果。膏方里用水煎药,与我们平常开方喝药没有区别,但此时的膏方还没有成型,还需要添加一些调味药、增加可口性的秘料,继续熬制,才能形成膏方。此时的膏方就好似用一个囊(各种膏剂)锁住了需要的药效(水煎药成分),防止药味改变、效果流失,而且由于添加了调味药,改善了膏方的口感,形状也更惹人喜爱,就像一个精美的食物,真正实现了药食同源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在不断发生改变,由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环境等因素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因而传统膏方的配药也在不断改变,山楂、虎杖、蒲黄、黄芩、黄连、大黄等药物早已成为膏方的组成部分。可见膏方已经演变成能调整人体生理机能的药物,不再是单纯的滋补药。

  说到膏方的滋补作用,我总结自己在临床上用药的规律,确立了季节养生防病治病的基本方向。其中必须说明的,是长夏的定义及时间段。长夏是每个季节的后18天,所以一年里有4个长夏,即春三月(5月)、夏三月(8月)、秋三月(11月)、冬三月(2月)的最后18天。

  对应各个季节,春季轻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温补,一年中的四个长夏都该调补。

  正因为各个季节有其不同特色,所以我们在服用膏方时,对应不同季节稍微变换一下膏方,就能实现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我主张在任何一个方子里都要有“通”法的使用,既不能一味进补滋腻之品,也不能以“通”代替“补”,主要还是配合季节的特性、阴阳的偏重来确立“通”所占的比例。只有气血通顺了,各脏腑的机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只要经络通了,亚健康、慢性病就会渐渐消失。

  那如何知道自己在服膏方之前是不是需要先行调理一番呢?我们可以参照以下标准来决定。随时可以开始服膏的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

  2、没有确实的依据表明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虽患有这类疾病但已长期良好控制住。

  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需先用汤药调理一番,先“通”后“补”。即先请专业中医师问诊、经辨证之后开具处方,按处方先喝2周至1个月的汤药把内环境先调理一番,再服膏方。

  膏方由多味草药和辅助食材制成,如何选材,如何制作,人人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我说,自己动手制作的膏方沾有家里人特有的灵气,制作的膏药也像是通灵宝玉,自成气质和灵性。

  膏方有三个构成,选用什么样水煎药、成膏药和调味药,是根据你制作的目的来决定的,这就需要你熟悉药材,并对自己的身体了如指掌,评估得当。冒进和急功近利的人可能会熬错膏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膏方的构成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水煎药是膏方发挥药效的主体部分,它是根据季节的特性辨证得出的。但西洋参、鹿茸、生晒参、冬虫夏草、灵芝等水煎药,最好不要和众多药物一起煎煮,否则就浪费如此昂贵的药材了。一般可以将它们单煮成一些药汁,在即将成膏之时兑入,或直接研成细粉,在成膏时加入,和制作好的膏药一起存放即可。

  成膏药是让汤药成为膏药的中药材,能提供胶质、补给蛋白,还能补虚疗疾,最常见的有阿胶(补血润燥、养血止血)、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鳖甲胶(补肾、滋阴、退热、散瘀、散结)、龟板胶(滋阴潜阳、益肾壮骨、止血)。另外,市面上出售的类似于中成药的膏剂,如夏枯草膏、益母草膏、金樱子膏、桑葚膏、秋梨膏、鸡血藤膏、川贝枇杷膏等,也是很好的成膏药。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由于阿胶较为滋腻,故不适合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如去掉阿胶后再无其他成膏药时,须将水煎药的煎煮时间延长至2~3小时(故一开始煮药须多放水,以免将药锅煎糊)。

  调味药分为三种,一是糖类,用以保证膏药的粘稠度,增加可口度,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最好将调味糖类统一改换为木糖醇;二是食材,如桂圆、枸杞、芝麻、核桃、红枣、薏仁、百合等,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药效,而且也让膏药成为了食品;三是珍贵药材,一般可以单煮或研成细粉兑入成膏。比如羚羊角粉、珍珠粉、琥珀末、肉桂、西洋参、虫草等。虽也是膏方中发挥药效的主体之一,但由于珍贵,若用水煎就等于浪费药材,所以放入了调味药一组。

  药物剂量通常是根据药物的质地以及在方子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的。比如矿物类中药牡蛎、龙骨,或者根茎类植物药生地、熟地等,这些药材的质地重,所以剂量虽大,但实际上看起来也没多少,就像10克棉花与100克铁看起来差不多。

  根据药物在方子里所起作用不同,药量也会有相应的不同,比如一个方子是以温中健脾为主,兼补养肝肾的,那么能温中健脾药物的剂量自然比兼治药物的剂量多一些。

  另外,药物的味道也能影响该药物的剂量比重,比如,黄连苦寒,肯定不好吃,既然30克就能达到疗效的话,那就绝对没有必要开到60克。

  第一,通常我们在煮水煎药之前,最好能将水煎药先浸泡30~45分钟,这样可以让药效更容易被煮出来。

  第二,通常成膏药的胶剂,即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使用前最好都先用黄酒浸泡,这样做不仅因为酒水能融化胶剂,重要的是可以去除异味。如果小儿不能接受黄酒的味道,还可以改成米酒或料酒,并且用量应比成人少一些。

  膏方在刚制作完成的时候,千万不能沾上水,否则容易发霉坏掉。膏方放凉后,应迅速把它装在洁净、干燥的罐子(搪瓷罐、玻璃瓶、保鲜盒)里,密封,放置冰箱中,以达到保鲜效果。每次从罐子里舀膏方的时候,千万要使用洁净且干燥的汤匙,或者就在膏方里放一个专用的勺子,以防止膏方变质、发霉。

  若是膏方存放的时间太久,表面长出一些霉点,我们可以将发霉的部分挖掉,再把剩下的膏滋倒出来,重新上锅里煎熬,待冷却后,装入一个新的罐子中,或将原先的罐子洗净晾干消毒好,再装罐,这样就又可以继续食用了。

  [方药]生黄芪250克、孩儿参200克、麦冬200克、茯苓100克、焦三仙300克、南杏仁150克、白芍100克、冬虫夏草10克、黑桑葚150克、胡桃肉150克、阿胶250克、冰糖100克、米酒或料酒300毫升。

  [功效]旨在从补肺养肝入手,调养气血。肺主气,为华盖,为门户,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就是病邪从门户而进所造成的。肝藏血,体阴而用阳,小儿阳气旺盛,很容易肝风内动、肝阳上亢,造成抽动、惊风、癫痫、易惊等风症,或者情志疾病,诸如躁狂、自闭等;或肝血不足,肝血无法濡养脏腑、五官七窍等。当然,脾的升清、胃的降浊功能也要兼顾到,所以方子里自然也佐了健脾消食、调理脾胃的成分。

  [制作]先将半斤阿胶加入300毫升米酒(料酒)中浸泡1日;隔日,前5味药水煎,煎出500毫升药液后,加入浸泡好的阿胶,以及黑桑葚、胡桃肉,放入蒸锅蒸熟、烊化;放温后,加入冰糖和羚羊角粉,和匀,将其放在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服用]温水兑服,一次2勺(约10毫升/勺),早、晚饭后1.5小时各1次。

  [加减]脾虚如吃饭不香、容易拉肚子等,可加山药、莲子、芡实;肾虚如发结如穗、遗尿等,可加熟地、山萸肉、金樱子;心气虚如失眠、容易疲劳,可加远志、枣仁、百合;湿热体质可加藿香、佩兰、砂仁。

  [方药]何首乌150克、八月札150克、决明子100克、当归150克、赤芍150克、生地黄250克、玳玳花150克、生杜仲150克、黄精150克、龙眼肉100克、莲子 100克、阿胶250克、荆花蜜150克、黄酒300毫升。

  [功效]疏肝养心,主要解决白蓝领工作者压力过大的问题。通常说压力容易造成亚健康,容易引起情志病,也容易让人身心疲劳、倦怠乏力,从而使得生活质量下降,性生活不协调等等症状的出现。

  [制作]先将半斤阿胶加入300毫升黄酒中浸泡1日,隔日,前9味药水煎,煎出500毫升药液,加入浸泡好的阿胶,以及莲子、龙眼肉,放入蒸锅蒸熟、烊化,放温后,加入荆花蜜,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服用]温水兑服,一次2勺(约10毫升/勺),早、晚饭后1.5小时各1次。

  [加减]心慌胸闷者,可加柏子仁、川芎;女性月经有血块者,可加桃仁、藏红花;男性阳痿遗精者,可加淫羊藿、锁阳、巴戟天;情绪焦躁者,可加玳玳花、绿萼梅;大便秘结者,可加火麻仁、熟军;四肢不温者,可加黑附片、干姜、土白芍;失眠、容易紧张者,可加炒枣仁、茯神、羚羊角粉。

  [方药]天麻250克、生杜仲250克、熟地黄350克、枸杞子100克、玉竹100克、茯苓250克、灵芝(研粉)100克、黄精100克、生首乌250克、黑芝麻100克、燕麦100克、阿胶250克、碎玉米粒200克、枣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功效]旨在从益肾健脾入手,调理先后天。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华渐渐流失,人体精气神的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速度,而“精”是天、地、人三才(精气神)的基础,或者说是最需要被封存,被巩固住的,如此才能更好地收敛“气”与“神”,不要轻易被耗散。所以中老年人主要以“秘精”为原则来养生,因此,对体力的过度消耗、对精神的过度耗散都是需要避免的。

  [制作]先将半斤阿胶加入300毫升黄酒中浸泡1日,隔日,前8味药水煎,煎出500毫升药液,加入浸泡好的阿胶,以及黄精、碎玉米粒、燕麦等,放入蒸锅蒸熟、烊化,放温后,加入黑芝麻、灵芝粉及枣花蜜,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服用]温水兑服,一次2勺(约10毫升/勺),早、晚饭后1.5小时各1次。

  [加减]高血压患者,可加钩藤、石决明;高血脂、脂肪肝患者,可加丹参、灵芝、五灵脂;糖尿病患者,可加丹皮、西洋参、生地、花粉;风湿病患者,可加松节、莶草、独活;老慢支患者,可加蛤蚧、款冬花、紫菀;胃虚寒痛患者,可加乌药、枳壳;气血不通者,可加丹参、莪术、金银藤。

  以上三方都有禁忌,一是感冒、发烧、各种炎症、急性病患者,或服药后上火、长口疮、便秘者,皆暂停服药。二是女性在经期、孕期、哺乳期不要服用膏方,以防造成气血失调,而且膏方中如果有活血、通络等具有强烈“行走”特性的药物,都不适合孕妇服用。

  膏方的服用时间因季节而定,一般春夏秋冬四季是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早、晚饭后一个半小时左右各服1次,第三周到第四周,在中饭后服用1次,之后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4~6周。

  而每个长夏只有18天,大约为2~3周,在此期间第一周和第二周早、晚饭后各1次,第三周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大家要记住用来融化膏药的,一定要是温热的开水。

  我没有硬性规定小儿与成人,以及青中年与中老年的服用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膏方本身比较温和,不是用来治疗急性病的,加上我主张药食相合,不要给患者的身体造成负担,也不给患者带来治疗疾病的心理压力,所以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服用量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人的基本体质有4类:阴、阳、气、血。阳虚的人常伴有寒证,比如面色白,四肢逆冷,脉沉细无力。气虚的人容易疲劳,轻微的劳动也会引起出汗;容易发怒、紧张的人大多是因为气滞;容易口干、皮肤干燥、夜里烦热,这是阴虚甚至有虚火的表现;若是容易头晕、吃得少就乏力、有时微微发热出汗,便是血虚,血虚者,可能伴有恶寒或虚热。

  以阳为主导的疾病,我们就不用阴药或少用阴药,比如肾阳虚引起的腰酸疼,我们就不需要过多养阴,重点要温补阳气;如果是肾阴虚造成的盗汗、烦热,就要滋阴清虚热,而不是升阳清实热。再来是辨别气血是否有余或不足,在适合自己的膏方中按加减用药原则做相应调整即可。

  有一种患者比较难以鉴别,那就是病根与实际表现出来的症状不一致的,比如外在表现是容易怕冷、神疲乏力,但却舌尖红赤、容易心烦急躁,这就是寒包火的现象,治疗就要以治内在虚火为根本了,看是阴虚有火,还是血虚有热,最终还是归类到阴阳气血来辨证。拟定治疗方法后,使用者只要根据自己的阴、阳体质对膏方稍加调整就行了。

  在加减用药上,寒甚者可以多用温阳散寒之品;热甚者则不免要加些清热解毒的药物;西北方患者,就该多加些养阴润燥之品;而南方患者则需要添加化湿、利湿、通便之品,让二便的代谢能够带走体内的湿热。

  2.不喝浓茶、黑咖啡等会让神经兴奋的饮料,若是真想喝咖啡,不妨试试“白咖啡”,其味道好,对人体产生的负担也少。

  加多宝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清远加多宝,是全国最大的凉茶浓缩汁生产基地,供应全世界加多宝出品的正宗凉茶。短短的十几年间,加多宝通过传统凉茶的大胆“技术革新”,生产出正宗凉茶,并形成知名品牌,自此,凉茶步入了工业化、产业化时代,引发了中国凉茶饮料行业的巨大变革,并为推动凉茶申请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多年的努力,加多宝将地方性“特产”推向全世界,成为我国饮料界巨头,凉茶销量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饮料第一罐。仅清远加多宝一个分公司,一年便可为政府缴纳税收逾亿元。

  加多宝人性化地成立了企业“爱心基金”和爱心小组,在员工及家庭面临困境或员工取得进步时,都会得到这个“大家庭”所给予的慰问与鼓励。同时,健康的心理是预防矛盾产生的重要因素,加多宝还向企业员工免费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在员工因情绪、家庭人际关系等问题出现心理压力时,能够及时得以心灵辅正,回归常态生活。

  2011年6月,娃哈哈集团开展了“百城千万金银花凉茶大赠饮”大型公益活动。哈尔滨市民只要拨打赠饮热线,即可获赠。

  本次赠饮活动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展。主要针对流感易发易感人群。金银花清热解毒功效好,作用温和,凉而不寒,适合绝大部分人饮用。

  2011年6月,杭州下城区潮鸣街道的童大伯茶水摊人来人往。他的免费爱心凉茶摊已经摆了七年。

  童大伯今年78岁,是杭州长运集团的退休工人,退休后在艮山门公交站旁撑起大阳伞,摆上大水壶。喝过大伯凉茶的人都赞不绝口:“真是清热解火,管用!”

  2010年11月,亚运火炬在广州市区传递。一个儒雅帅气的年轻人完成了火炬广州站第107棒的传递。这个火炬手,就是加拿大籍华人,广州黄振龙凉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伟文。

  黄伟文是公司董事长黄富强先生的长子,公司的未来掌舵人。他几乎从一出生就被打上了“继承”的烙印。

  1996年,黄富强夫妇回广州创办黄振龙凉茶公司,已经移民加拿大,刚刚大学毕业的黄伟文听从父母的召唤,返回香港,接手父母创办的建筑装修事业――海都工程有限公司。自幼跟随父亲出入建筑装修工地的黄伟文酷爱这个行业,加上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工商管理,管理起工程公司,可谓得心应。